免费下载 GB/T 2423.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a:润湿称量法可焊性》(广东韦斯)
发布时间:2025-11-19 浏览:0

标准地址下载:

GBT 2423.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Ta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pdf

 可关注韦斯的公众号,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          


1685407424114942.jpg

一、标准概述

《GB/T 2423.32—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国家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 60068-2-54:2006。该标准规定了通过润湿称量法来定量评估电子元器件引出端或焊接表面的可焊性。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本版本合并了原有两个标准,增加了对无铅焊料的适用性,优化了试验曲线解读方法,并引入了更详细的设备与程序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 任何形状的电子元器件引出端的可焊性测试;

  • 特别适用于无法用其他方法定量测试的元器件;

  • 不推荐用于表面贴装设备(该类设备应参考IEC 60068-2-85)。


三、试验条件与所需仪器

主要试验设备:

  1. 润湿称量仪:包括测力传感器、记录仪、焊槽、夹具等;

  2. 焊槽:容量足够,能保持焊料温度稳定;

  3. 焊料:含铅焊料(如Sn60Pb40)或无铅焊料(如Sn99.3Cu0.7);

  4. 焊剂:通常为松香基,分非活性和活性两种;

  5. 记录装置:高速曲线记录仪,能实时绘制“力-时间”曲线。

环境条件:

  • 试验温度根据焊料类型确定,通常为235℃或250℃;

  • 试验前需对试样进行清洁,避免污染。


四、试验过程与要求

主要步骤:

  1. 试样准备:清洁试样表面,避免手触污染;

  2. 浸焊剂:将试样浸入焊剂中,取出后垂直滴干;

  3. 焊剂干燥:在焊料上方停留约30秒,使溶剂挥发;

  4. 浸焊料:以5±1 mm/s 的速度浸入焊料至规定深度(通常2–3 mm);

  5. 记录曲线:从浸入开始记录力-时间曲线,持续数秒;

  6. 分析结果:通过曲线判断润湿速度、最大润湿力及稳定性。

关键参数:

  • 润湿开始时间(t₀–tᵦ);

  • 最大润湿力

  • 润湿稳定性(如E点力值不低于D点的90%)。


五、设备要求

标准附录A中明确规定了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 记录仪响应时间 ≤ 0.5 s;

  • 灵敏度可调,适应不同尺寸试样;

  • 浸渍速度:5–20 mm/s 可调;

  • 浸渍深度:2–3 mm,误差±0.2 mm;

  • 焊槽温度控制精度:±3℃;

  • 机械噪声 ≤ 0.04 mN。


六、其他注意事项

  1. 试样形状:应尽量规则,避免复杂几何形状影响力的解读;

  2. 焊料纯度:必须严格控制,避免杂质影响润湿性能;

  3. 老化处理:若相关标准要求,需进行模拟老化试验;

  4. 曲线解读:应结合多个参数综合判断,不可仅凭单一指标;

  5. 环境控制:试验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气流等外部干扰。


结语

润湿称量法是一种科学、客观的可焊性评估方法,能有效反映电子元器件焊接表面的质量。通过严格按照GB/T 2423.32—2008标准执行试验,可以显著提高电子组装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方案咨询/业务洽谈,请联系:

韦斯小尹

电话/微信:1333583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