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址下载:
GBT 2423.5-201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pdf
可关注韦斯的公众号,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
《GB/T 2423.5—2019》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环境试验”的一部分,专门规定了冲击试验(Test Ea) 的方法与导则。该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 60068-2-27:2008,替代了1995年的两个旧标准,整合并更新了技术内容,包括增加了测量系统的频率要求、冲击次数规定等,更具现代适用性。
冲击试验主要用于评估产品在运输、装卸、使用过程中承受非重复性或重复性冲击的能力,揭示其机械薄弱环节、性能退化或累积损伤情况。
本试验适用于:
不带包装的样品,或包装视为产品一部分的样品;
用于验证结构完整性、设计符合性或作为质量控制手段;
可模拟实际运输或使用中的冲击环境,但并非完全重现真实环境。
标准规定了三种基本冲击脉冲波形,需在容差范围内实现:
半正弦波:模拟撞击或减速冲击;
后峰锯齿波:响应谱更均匀;
梯形波:适用于高频宽频谱冲击,如爆炸冲击。
试验结束后,样品可能需要一段恢复时间,以回到初始检测状态(如温度、湿度等)。具体恢复条件应由产品规范规定,确保检测结果可比性。
预处理:按规范进行;
初始检测:检查外观、尺寸、功能;
安装:样品应通过夹具牢固安装在冲击台面上;
冲击施加:
沿三个正交轴的正、负方向依次施加冲击;
每个方向的冲击次数可选:3、100、500、1000、5000次;
功能监测:试验中是否工作、是否监测功能由规范规定;
最终检测:试验后再次进行外观、尺寸、功能检测,判定是否合格。
冲击试验机应能产生规定的脉冲波形(半正弦、后峰锯齿、梯形);
波形容差、速度变化量(±15%)、横向运动等需符合标准要求;
测量系统应定期校准,保证数据准确;
若样品质量大或动态响应复杂,可适当放宽容差,但需记录实际值。
波形选择:优先顺序为半正弦 > 后峰锯齿 > 梯形,选择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
速度变化量:是判断冲击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需通过积分计算;
重复冲击:需保证两次冲击间样品内部运动基本停止,避免共振叠加;
样品安装:应模拟实际使用状态,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试验无效;
报告记录:试验报告应详细记录客户、样品、设备、测量系统、严酷等级、结论等信息,确保可追溯。
冲击试验是评估产品机械可靠性的重要手段,GB/T 2423.5—2019 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电子、机械、军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正确理解并执行该标准,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波形选择、响应谱分析或试验案例,可以参考标准附录A、B、C中的详细导则与示例。